展馆介绍
深圳(宝安)劳务工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以劳务工历史为题材的专题博物馆,馆舍占地面积5231平方米,建筑面积5892平方米。馆内主要功能区域包括:
“三来一补”企业厂景复原展示区:建筑面积1195平方米,包括三个不同年代的生产线、劳务工宿舍及饭堂、放映厅等。通过复原1978年成立的“石岩上屋热线圈厂”(中国第一家“三来一补”企业)的厂景,展示了不同年代的生产线、劳务工宿舍、饭堂和放映厅等。
劳务工历史展厅:面积800平方米,分为五个单元,系统地展示了劳务工40多年的历史,包括劳务工的起源、发展、贡献以及相关政策的变化。
临时展厅和报告厅:面积800平方米,主要用于劳务工美术、书法、摄影作品展览,举办劳务工大讲堂及其他有关劳务工的活动。
劳务工摄影作品陈列室和打工文学作家展厅:面积500平方米,主要用于收藏、陈列劳务工获奖摄影作品和打工文学作家作品。
文化精髓与历史内容
深圳(宝安)劳务工博物馆的前身是“石岩上屋热线圈厂”,1978年12月18日正式成立,是中国第一家“三来一补”企业。该厂25名员工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史上第一批劳务工。博物馆通过陈列的边防证、暂住证、家书、收音机等旧物,展现了劳务工在深圳这片热土上挥洒过的汗水,见证了深圳改革开放的历史。它被学者和专家誉为“全国第一家平民博物馆”“劳动者的丰碑”。
特别展览案例
“深圳记忆:劳务工的40年”特展
展览时间:2018年
展览内容:通过大量的历史照片、实物和口述历史,展示了劳务工在深圳40年的发展历程,包括他们的工作、生活、娱乐等方面。
特色:展览不仅展示了劳务工的奋斗历程,还通过互动体验和多媒体展示手段,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。
文化精髓:这一展览不仅是对劳务工历史的回顾,更是对深圳改革开放40年辉煌成就的见证。
“劳动之美:劳务工艺术作品展”
展览时间:2020年
展览内容:展示了劳务工创作的美术、书法、摄影作品,以及打工文学作家的文学作品。
特色:展览通过艺术的形式,展现了劳务工的创造力和精神风貌,让观众从不同角度了解劳务工的生活和情感。
文化精髓:这一展览不仅是对劳务工艺术才华的展示,更是对他们精神世界的深入挖掘,体现了博物馆对劳务工群体的全面关注。
历史沿革
2007年3月24日:深圳(宝安)劳务工博物馆批准立项。
2008年4月28日:博物馆建成并免费向社会开放。
2009年:被确定为宝安区中小学生校外教育基地。
2011年:被确定为深圳市首批“红色旅游景区”之一。
2012年:被国家文物局纳入全国第三批免费开放博物馆、纪念馆名单。
2013年:被国家文物局评为“三级博物馆”。
参观信息:
地点: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上屋居委永和路6号。
开放时间:
周二至周五:上午09:00-11:30,下午14:00-17:30。
周六、周日、节假日:09:30-16:00。
预约方式:无需预约,可直接前往参观。
联系电话:0755-29732986。
展馆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