粤海第一关纪念馆

展馆介绍


粤海第一关纪念馆是黄埔古港景观区主体建筑,是依据历史资料原貌修建的仿古建筑群,是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

‌粤海第一关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文化意义,特别是其在海上丝绸之路和广州对外贸易中的关键作用。‌粤海第一关纪念馆位于广州市海珠区黄埔古港,是依据历史资料原貌修建的仿古建筑群,主要展示广州对外贸易文化及还原古港古村历史文化特色。‌

粤海第一关作为粤海关最重要的海关口岸,位于黄埔村,是清朝时期广州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。乾隆末年,粤海关年征收关税近一百万两,其中三分之二来自黄埔挂号口。这一时期,广州十三行应运而生,进一步推动了广州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。

在海上丝绸之路中,广州自古以来就是华南地区最大的河港兼海港,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。唐宋时期,广州至海外各地的定期航线有六条,其中广州至波斯湾线最为著名。明朝初期,郑和率领团队多次下西洋,开辟了广东南海至西洋的多条航线,进一步促进了广州的国际贸易和文化交流。

粤海第一关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,清政府在乾隆二十二年(1757年)至道光二十二年(1842年)期间关闭了其他海关,只保留广州一口对外开放,这使得广州成为唯一的对外贸易口岸。这一政策极大地促进了广州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的交流。

历史沿革


2006年,广州市政府、海珠区政府为迎接瑞典“哥德堡号”仿古商船重访广州,在古黄埔港范围进行了综合的整治建设,投资6000多万元建设了黄埔古港景观区,包括古港公园,“哥德堡号”重访广州纪念雕塑、亲水堤岸等景观以及粤海第一关纪念馆四大部分。

粤海第一关纪念馆1670平方米,分夷务馆、税务馆、兵营馆,并投资260多万元制作了《流淌的辉煌——“一口通商”与黄埔古港》的固定展览。

参观信息:

票务:全票10元/人,半票5元/人

地点:广州市海珠区琶洲街道石基村西堤56号

开放时间:9:00-17:00,逢周一闭馆


展馆图片

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