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州市文化馆新馆

展馆介绍


广州市文化馆新馆是广州市重大文化设施和重点民生工程,也是全国最大的文化馆。项目选址于广州市中心城区之一的海珠区,坐落在风景优美的海珠湖东北侧,地处城市新中轴线南段的中心位置,总建筑面积5.4万平方米,总用地面积约14.2万平方米。园区分布有广州公共文化中心、广州文艺中心、岭南翰墨园、客家风韵园等多个园区,集公益演出、培训、展览、创作、研究交流、非遗保护与传承为一体。

新馆以“十里红云一湾水,八桥画舫十六亭”为设计主题,用传统建筑和园林空间的巧妙组合再现岭南水乡园林的佳境,包含公共文化中心、翰墨园、曲艺园、广府园、广绣园等多组主题园林建筑,以及由它们共同形成的大型园林景观,是富有岭南生态特色、文化底蕴的城市客厅。

广州市文化馆新馆以“十里红云一湾水,八桥画舫十六亭”为设计主题,用传统建筑和园林空间的巧妙组合再现岭南水乡园林的佳境,包含公共文化中心、翰墨园、曲艺园、广府园、广绣园等多组主题园林建筑,以及由它们共同形成的大型园林景观,是富有岭南生态特色、文化底蕴的城市客厅。

公共文化中心

公共文化中心建筑总面积约4.1万平方米,毗邻主入口,与群众文化活动广场相结合,形成整个园区的核心空间节点。主楼中心阁高约39米,与曲艺园形成南北走向的空间轴线,统领整个园区的其它各园,并与城市新中轴线的广州塔遥相呼应。

翰墨园

翰墨园建筑面积约0.21万平方米,位于公共文化中心的东南侧,是新馆中唯一一个完全建立在山地上的场馆,不同功能、不同体量的主次空间,通过爬山廊道层层递进,在最高处建藏书阁,成为翰墨园和整个文化馆园区的对景之一。建筑采用传统样式,以岭南元素为主,并结合江南园林中的堆山砌石,以竹造景,营造文人翰墨氛围。

曲艺园

曲艺园建筑面积约0.64万平方米,北接公共文化中心,东侧为广府园,西侧和南侧为海珠湖环绕,独拥南侧大片绿地,并对海珠湖形成开阔的湖景视野,风景独好。

广府园

广府园建筑面积约0.21万平方米,位于园区的中间位置,承担着体现广府文化的重要角色,通过园林空间和建筑元素的传承,突出广府的文化、民俗和工艺,强调广府建筑适应地域气候、吸取西方文化精髓、兼容并蓄的风格。

广绣园

广绣园建筑面积为约0.18万平方米,北临翰墨园,西侧与广府园隔河相望,东侧紧邻园区的次入口,地处平庭,东侧丘陵稍有起伏,西侧河道在此蜿蜒展开。建筑以广府典型的府宅园林为蓝本,借鉴江南园林的造园特色形成空间层次丰富的主庭水院,趣味横生的视觉通廊将东西两侧的山、水景观联系起来。

历史沿革


广州市文化馆前身为广州市群众艺术馆,1956年7月正式宣布成立。2000年,广州市群众艺术馆迁址到先烈中路102号华盛大厦北塔3~5楼,面积达2286平方米。

2008年,广州市群众艺术馆首次被评定为“国家一级文化馆”。

2009年2月,广州市群众艺术馆海珠分馆开馆,馆舍面积6017平方米;同年6月,广州市群众艺术馆更名为广州市文化馆。

广州市文化馆新馆2013年5月立项,2015年3月奠基。


参观信息:

票务:免费,(实行全员分时段实名预约,请在官方微信公众号提前预约,不提供现场人工预约服务。)

地点: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新滘中路288号

开放时间:

星期二至星期日9:00至21:00

逢星期一闭馆,节假日正常开放

参观时间:9:00至17:30,16:30停止入场

活动时间:9:00至21:00

如果遇到重大活动或特殊情况,开放时间将另行通知。


展馆图片



推荐阅读